计科育人先锋 | 王太茂:同心同向同行,师生相伴成长

发布人:闫维蓉发表时间:2023-10-25点击:

“这一路走来,受到很多人的帮助,尤其是我导,无论什么时候,随时都在。有时候我不愿意去面对一些问题,是你一直带着我去解决问题,不仅帮我解决了问题,也教会我怎么样去面对问题……”这是一位辅导员老师在学生毕业离校时收到的无数条留言之一,“王导”“茂哥”是学生对他亲切的称呼,他就是2022年度学校优秀辅导员——王太茂老师

在相互理解中因材施教

当玩着游戏被走访宿舍的辅导员看到,同学们是否会担心被说教?当电子竞技成为产业,当游戏已成为学习生活的一部分,王老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教育路径,不断更新工作思维,启发同学们运用自己的计算机专业特长,探究游戏的底层逻辑和引擎技术,未来开发出风靡全球的中国人自己的游戏,将中国元素在世界游戏领域进行输出。

王太茂老师就是这样一位“成长型思维”的积极践行者,用开放包容的心态理解和拥抱学生,与学生离得更近,走得更远。当前,计算机行业蓬勃发展,当王老师听到一位同学计划跨考一个相对“冷门”的专业时,起初有些担忧。但在与这位同学交谈后,王老师发现,学生一谈起这个专业便眉飞色舞,并对该专业的基本情况如数家珍,于是,王老师坚定地支持了学生的选择。

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,“热爱”是抵御一切所谓“冷门”的关键。王老师说:“我们的工作不是强迫同学们做不喜欢的事情,而是理解同学们多元化的价值观,在尊重的前提下给予引导,我觉得这才是当下教育的积极发生。”在王老师的帮助下,他的学生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:有知名企业的技术达人,有清北等名校的科研学子,有放弃高薪参军入伍的人民解放军,有服务西部的基层工作人员。能够帮助和引导学生融入到这个时代的发展浪潮中,并且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,在王太茂老师眼中,这就是辅导员这份平凡而伟大的工作的意义。

在彼此陪伴中春风化雨

对王太茂老师的采访是晚上在位于学生宿舍楼的办公室进行的,他说白天事情比较杂,晚上相对安静些,采访完也可以接着去走走宿舍或者约几个同学“喝茶”。“喝茶”是王老师与同学们间的一种默契,因为王老师在谈心谈话时一般会给大家倒一杯茶,后来逐渐就被同学们戏称为“喝茶”。也正是在无数次“喝茶”中,师生聊日常、吐心声、说槽点,一个个问题便迎刃而解。

除了在办公室谈心谈话,宿舍、课堂、操场都能经常见到他与学生在一起的身影。每周“三必访一请教”是他对自己的基本工作要求,访早操、访课堂、访宿舍,并常常与任课老师交流沟通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,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。如,当他发现同学们学习“数据结构”这门课比较吃力时,他便协助任课老师组织同学们编排算法排序舞蹈,让同学们在舞蹈中学习代码的奥秘。

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彼此陪伴,让王老师与学生的感情无比深厚。在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个“百宝箱”,里面有手工折纸、贺卡明信片等小物件,每件物品背后都有着让人动容的故事。其中有一件特殊的“珍宝”最为引人瞩目——一双用密密麻麻的针脚绣着少数民族标志的鞋垫。一位来自西北农村的同学,大一学年因为没有跟上课程进度,考试挂科较多,大二下学期情绪低落想要退学务工。在接下来的三年中,王老师用陪伴帮助他走出阴霾,成功毕业。在王老师的影响下,他选择前往基层地区工作,成为一名光荣的青藏铁路工人,用所学服务家乡所需。王老师拿起手机,翻看着不久前这位同学发来的照片,照片上的大男孩身穿工作服,脸上洋溢着笑容,身边是青藏铁路上的火车,身后是一座座巍巍雪山,曾经的少年在服务基层中承载国家的需要,亦如这双鞋垫,寄托着学生和家长对王老师工作的认可

在不断学习中共同进步

谈起成为一名优秀的辅导员所需的能力,王老师相信学习能力是最为重要的。

王老师说:“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,愈发认识到想要把一个工作做好,一定是需要不断学习的。比如说,辅导员如何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有效引导同学们,如何与同学们进行有效沟通,如何发现同学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有效介入,这些都需要不断学习。

为了更好地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,王老师不间断的提升自己,他相继参加生涯规划、就业指导、团体辅导等相关培训并获取专业认证。日常工作中,他尤其注重引导同学们做好生涯规划,在谈到如何帮助同学们做好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时,王太茂老师用“指引方向”、“提供助力”、“价值认同”三个词汇进行总结。

王老师一直坚信,生涯规划要“前置化”,辅导员要及早为同学们的人生之路“指引方向”,为此,他成立“罗盘成长营”工作室,开展各种生涯指导和体验活动;王老师深知,辅导员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想要更好地帮助同学们,还需要“提供助力”,因此他整合资源,与班主任、任课老师、企业导师共同为同学们的成长保驾护航;王太茂老师深信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质,因此,他从不强迫学生做出选择,而是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热爱的事物,通过“价值认同”来引导和启发同学们做出科学选择,对自己的未来负责。

在躬身践行中扬帆领航

王老师深知调研实践在学生培养中的重要性,入职以来,连续4年,他每年暑假都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,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,下基层、进社区、访企业,所带团队连续三年获校级一等奖,连续两年获评省级优秀团队,并入围全国百强实践团评选,团队事迹先后被光明日报、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。谈到为什么每年暑假都要不辞辛苦带队实践时,王老师谈到:没有实践的认知是不具象、不深刻的,希望通过每年的社会实践带领同学们在调研中加强国情认知、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、在服务中提升专业能力。

2019年,王老师带队前往湖北省红安县,通过实地走访、人物访谈、史籍资料收集等方式回顾红安县革命战争历史,接受革命传统教育;2020年,团队前往嘉兴南湖,将具有特色的红色资源与专业知识相结合,通过开发智慧云党建小程序、尝试构建线上红色VR展馆、打造AR&VR红色教育平台等方式,重温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峥嵘岁月;2021年,团队前往神农架林区,开展“长江+乡村振兴”社会实践活动,依托专业知识,通过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相结合,以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为试点开发旅游小程序;2022年,团队前往湖北省红安县,建立红安县近十年来农业、交通运输业、教育等多个行业的资料库,收录700余幅图片素材,包含时长300余分钟的视频资料,留存学习经历,传递感悟和收获。

迄今为止,王老师所带团队已有近万公里的实践行程、十余万字的调研报告、2000余分钟的影音资料,所建立的实践教育资料库让广大青年真切感悟红色精神,提升专业能力,服务社会所需。

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;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。王太茂经常以“因材施教守创新,精进不休促发展”这句话进行自我勉励,接下来他将继续坚守育人初心,与学生同奋进、共成长。

来源:地大人易班

审核:林小艳 闫维蓉

校对:闫维蓉